落塘藝術節影片回顧 Fishpond-Diving Sustainable Art Festival Documentary
落塘藝術展覽 Fishpond-Diving Art Exhibition
藝術節是一個學習的空間,由2018年下旬開始,藝術家何遠良、黎慧儀、盧韻淇、馬智恆連同香港藝術學院和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學生,一起在大生圍認識村民、魚類、候鳥和種種。他們用在地的素材將魚塘的細節化成不同媒介的作品,將在藝術節的兩天,跟公眾分享。
落塘源野教室 Fishpond-Diving Classroom
除了欣賞作品外,我們推介大家參與各類導賞團和工作坊,讓藝術帶動你的身體進入大生圍的生態鏈。
生態導賞 Eco Tour
由香港觀鳥會的導賞員為參加者介紹大生圍,講解本地魚塘變遷、漁民生活、魚塘運作和生態特色等,適合任何人參與。
⨀時間:
01.19 12:00 - 13:30 / 15:00 - 16:30
01.20 12:00 - 13:30 / 15:00 - 16:30
落塘藝術導賞 Art Tour
「落塘」的參與學生和藝術家將帶領大家觀看、去聆聽、去感受作品,從中認識在地創作,適合任何人參與。
⨀藝術家:
郭達麟 (田邊藝術研究所)、何遠良、盧韻淇、參與學生
⨀時間:
01.19
14:00 - 15:00 《有時》、《歇息的形狀》
(領隊:盧韻淇、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學生 及 藝術到家)
15:30 -16:30 《如躍出的迴聲》
(領隊:田邊藝術研究所)
01.20
14:00 - 15:00 《風景幻鏡》、《魚民》、《大生鈴》、《浮動影子》
(領隊:馮正權、劉婉婷、李佩羲、黃小玲、丘卓妮 及 藝術到家)
15:30 - 16:30 《大生浮島》、《大魚居》、《泡沫居》
(領隊:何遠良、香港藝術學院學生)
「食得是福」有機漬物製作坊
Eating is Blessing Workshop
將遊歷大生圍的記憶放到樽內沉澱,一步一步把青木瓜青蕃茄醃製,享受當中欲速則不達的過程,再把食物
帶回家,好好回味漬物時光,甜甜酸酸又有印度香料的有機漬物誘發你的冬日胃口:)
食材:
大生圍姨姨自家種有機蕃茄
沙頭角自家種有機青木瓜
⨀藝術家:史嘉茵
⨀時間:
01.19 13:30 - 14:30 / 15:00 - 16:00
《塘邊純粹慢行團》
The Gentle Path: Slow Walking Workshop
靜下,呼吸,
安在自然中。
好好感受,好好存在。
溫柔地走過大地,以沉的步伐,慢慢回來,把心帶回當下。
*參加者需席地而坐,請穿著舒適衣物。另請避免穿著短裙及高跟鞋。
⨀藝術家:慢行團
⨀時間:
01.20 14:30 - 15:30 / 16:00 - 17:00
羽毛筆製作及寫生工作坊
Quill Pen Making and Field Sketch Workshop
香港觀鳥會告訴我們,大生圍其濕地特質,后海灣一帶魚塘每年可吸引超過300多種雀鳥到訪,牠們在魚塘避寒覓食期間,悄悄留下了各種羽毛。
由於鳥類是大生圍魚塘的一大成員,因此在這個工作坊, 以鳥類為題材,並根據牠們的形態、外貌、行為特徵以寫實的方式作畫。
在這個工作坊,你可以嘗試在魚塘尋找掉到地上的羽毛,簡單加工,製成沾墨水的羽毛筆,即場在魚塘寫生,透過描繪棲息於魚塘中的鳥類與不同鳥種喜好的生態環境,從而表達鳥與環境的緊密關係。
⨀藝術家:柯嘉敏
⨀時間:
01.19 12:30 - 13:30 / 15:30 - 16:30
「採聲習作」工作坊
Sound Fishing Workshop
由聲音掏腰包設計的「採聲習作」將帶領參加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尋找魚塘環境中的聲音,把聆聽經驗記錄下來;工作坊導師亦會透過小遊戲讓參加者嘗試利用身體發聲,共同創作一個屬於他們的聲景。
⨀藝術家:聲音掏腰包
⨀時間:
01.20 12:30 - 13:45 / 15:00 - 16:15
「如躍出的迴聲」
塘泥蠟筆詩歌創作工作坊
As If Echoes:
Pond Mud Crayon Poetry Workshop
就這兩天的體驗,我們將從魚塘收集得來的泥土造成的蠟筆,一起寫在地詩,放輕力度,練習緩緩呼息,當刻傾聽。
田邊藝術研究所的美麒和Monti會跟大家一起創作魚塘詩歌,
除了用塘泥蠟筆寫字,也會一起製作刻字的泥片,一切源自魚塘,亦呈現於魚塘。
⨀藝術家:李美麒、黎慧儀(田邊藝術研究所)
⨀時間:
參與式創作 Fishpond-Diving Participatory Projects
以下四項活動的特別之處在於,有你們,作品才會出現﹗藝術家邀請大家在藝術節的兩天,一起創作屬於大生圍的作品,適合喜歡動手試的你﹗
落日情話:塘泥長凳製作工作坊
Love Words At The Sunset:
Pond Mud Long Bench Making Workshop
人類的生活和經濟活動是自然生態的一環,每一個決定和活動也影響甚遠。大生圍的養魚方法是一種與雀鳥、水、魚、土地、人類、其他生命共生的互惠關係。
漁民使用石灰來調節魚塘的酸鹼度,使塘泥富有石灰,非常適合夯土。因此,屆時將在魚塘基的空位上與參與者用夯土磚砌成長凳,以供別人觀鳥、觀日落及談心。參與者將在未乾的磚上劃上一句說話給一起看日落的人。
這個作品因其是用土造和曝露在戶外的,因此會隨天氣和時間而轉化重歸魚塘,這正如漁民抽乾塘,推塘,再注塘;候鳥遷徙;幼魚成長,收成而又再加入新魚苗的循環一樣。
⨀藝術家:郝立仁
⨀時間:
01.20 14:30 - 15:30 / 16:30 - 17:30
「水語:定格動畫製作」工作坊
The Language of Water:
Stop Motion Making Workshop
「水語」水養活魚,亦養活漁民。傳統漁民沒有科學儀器測量水質,只會透過觀察水的顏色、質地、清澈度及水波紋等,去判斷是否適合養魚。例如在酷熱天氣下突然出現驟雨,不穩定的氣溫與氣壓,很易影響水中的細菌,令水色改變;而水質急劇的變化,則會令魚於短時間內缺氧,造成「翻塘」。
魚塘會透過「水語」告訴漁民水的狀態,故要養出健康的好魚,他們就必須先養好水,看懂「水語」。漁民會根據水的狀態作出相應的對策,何時用茶籽、熟石灰,何時禁餵魚塘等等。平日常用的漁網,就是漁民與水之間唯一的接觸媒介。
透過抽象定格動畫(Abstract stop motion animation),將「水語」逐一呈現。於大生圍尋找不同質地丶幾何圖形的微距照片,再利用照片進行定格動畫後製,結合科學及藝術創作,表達傳統漁民與水的溝通方式。
⨀藝術家:水熊阿蟲
⨀時間:
01.19 14:30 - 15:30 / 16:30 - 17:30
銅鳥製作工作坊
Brass Bird Making Workshop
自然風景、動物、植物都為人所喜愛,
我們亦從中得到不同的啟發和樂趣。
參加者會與藝術家,一起製作銅鳥。
銅鳥的造型根據漁塘常見的鳥類而設計。
一起從製作的過程,認識這些鳥類更多,發掘自然中的趣味。
⨀藝術家:黃紹全
⨀時間:
01.19 14:30 - 15:30 / 16:00 - 17:00
*活動涉及使用鋒利材料,小童需要成人陪同方可參加。
「零距離歸屬大生圍」
環境身聲共同體驗與創作工作坊
I BELONGED TO TAI SANG WAI? :
Body, Sound, Land Coexistence &
Creative Movement Workshop
禁語走路禪;大自然發聲區;石頭、身體聊天室;塘畔遺枯舞台設計;自己魚歌自己唱…在透過跟公眾一起於現場環境挖掘、發現、感受、觀察,並一起去共同建立、建構、創作一個關係於或取材於大生圍漁塘自然生態與生命的一個旅程,以至小演出,留下自己跟環境共同存在過的痕跡,讓自己可以在一個本來不屬於自己的空間,提供了多一份可能只剎那的零距離感覺在地與歸屬。
⨀藝術家:莫穎詩
⨀時間:
01.20 14:00 - 15:30 / 16:00 - 17:30
*歡迎6歲至60歲的朋友參與。
免費活動 Free Activities
參加者除了參觀作品和報名活動外,我們亦預備了其他免費活動讓大家一起「落塘」,歡迎各位即場參與!
魚塘電影放映《候鳥》
Movie Screening: Bird of Passage
阿寶申請了一個舞蹈獎學金,成功了便可出國留學。適逢過年大掃除,阿寶偶拾舊物,憶起童年傷痛。阿寶自父母離異後,便與爺爺相依為命,凝望爺爺捕魚的動作,才發現爺爺早已年華老去。阿寶生怕自己離開以後,老人家倍感寂寞。誰不知,爺爺卻一早看透孫女的心事⋯⋯
⨀藝術家:
馬智恆及兆基創意書院學生(林熙芝﹑鄺恩彤﹑簡樂芝﹑謝卓軒﹑李念聰﹑鍾曉彤﹑簡卓文﹑李心悅﹑麥詩琦)
⨀時間:
*歡迎即場參與!
瓦礫擺設及印章工作坊
C&D Waste Accessories & Stamp
DIY Workshop
面對養魚業市場競爭,加上養魚戶年紀漸長,仍然運作的大生圍魚塘為數不多,部份魚塘已填平作其他用途。你可以在大生圍沿路收集塘壆附近用作填平魚塘的瓦礫碎片,將它們磨平修飾,加入你的創意,轉化為吊飾擺設或精美印章。
⨀自助參與
拓魚工作坊
Fish Frottage Workshop
參加者將以天然顏料,用來自大生圍的魚類製作拓印畫。
⨀自助參與